User Tools



Balanced ScoreCard [平衡計分卡]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簡稱BSC)

  • 於 1992 由哈佛大學 Robert S. KaplanDavid Norton提出。
  • 一開始只是一種績效管理工具,後續發展成為一種策略管理工具。
  • 形式上,是一種包含四大構面: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成長的半標準結構式的績效評估報告,經理人可以藉此管理與監督企業的運作與活動。
  • 平衡計分卡強調的是策略性目標與策略型衡量指標的關係。由於在第一本書1)闡釋評估指標的色彩還是很重,因此BSC往往只被一般人解讀為一種KPI計分卡,而非策略管理工具。其策略管理工具的意義,到後續的著作(策略核心組織)中得到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補充與闡釋。2)

Historical background

  • 最早在Analog Devices 公司中,為了解決所訂製的策略無法被執行的問題,決定精簡策略文件並結合策略至日常作業活動的指標中。同時在全面品質改善的思維下,發展出「企業計分卡」(Corporate Scorecard),便包含了財務、顧客、流程與研發四項構面的績效衡量制度。
  • 由於在發展績效衡量指標中參考 ABC(作業基礎成本),因此邀請了相關學者,包括Robert S. Kaplan的參與。經Robert S. KaplanDavid Norton 在KPMG 1990的研究中發現並加以修改擴充,並在HBR中介紹推廣 3),並逐漸在後續的個案研究中,進一步發展為策略管理系統與工具。4)5)
  • 分期:
    • 一開始試圖解決傳統的績效評核制度偏重財務構面的問題。
      • 只有財務構面績效評估的缺點:太遲、太籠統、太短視6)
    • 1992 年的BSC主要處理績效評估的問題。
    • 後續的研究,發現進行中發現非財務的績效評估,必須與企業的營運策略相互結合,因此發展朝向一企業營運策略的管理工具。7)
      • 1996 年的BSC成為一種策略管理系統。

Note

.

1)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
吳安妮(2008)。平衡計分卡之發展歷程及其角色。在平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2版)(頁3-12)。台北:臉譜出版。
3)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0(1), 71-79.
4) , 7)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1), 75-85.
5)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6)
杜榮瑞(2008)。承先啟後的平衡計分卡。在平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2版)(頁13-16)。台北:臉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