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ction research / McNiff & Whitehead (2006)

Citation - McNiff, J., & Whitehead, J. (2006).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ction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eyword - action research

Content

The topology of professional landscapes

Schon (1983)以教育研究為例,繪製一張象徵學術地位的地形圖。一邊是高地,另一邊是代表實務工作者的低窪沼澤。高地住著學術界人士,即正職研究者,「專業精英」,進行「純」理論研究。理論的合法性受到學術界與實務界的認可。窪地住著實務工作者,他們每日都在從事專業實務工作,也建立了有價值的知識,以供日常生活所需。然而,雙方都認為實務者的知識不能被當作理論,也不應該自認為是合法的知識創造者。但是,諷刺的是,實際上是實務工作者所建立的知識,更能嘉惠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卻不被認為是「真正的知識」。高地「專業精英」往往脫離一般人的生活,所建立的知識也無法觸及日常生活。精巧之處在於語言的應用,專業精英往往只講自己的語言,總是神聖而難以解讀。(Schon 主要批評的是教育,或可推論到社會與人文學科)

作者認為時代演變,當代學術廟堂也已經漸漸接納實務知識的合法性。不同形式的行動、參與、自我研究都被接受。 (台灣還不是)

Practitioner knowledge is important

實踐者知識是實踐與理論永續性的中心。

Assumptions

Ontological assumption

  • Action research is value laden.
    與實證研究者(positivist)認為研究應是價值中立(value free)的,傾向以客觀第三人的立場不同;行動研究者所追求的是對生活中特定價值導向的研究,如正義、自由,等。
    「行動研究者往往感到自己活在與現實的對立中,因此他們抱持了一種價值,而非順從這個現實。」(Action researchers often experience themselves as 'living contradictions', in that they hold a set of value, yet do not live according to them.[p.23])
  • Action research is morally committed.
    行動研究具有道德承諾。
  • Action researchers perceive themselves as in relation with one another in the social context.

Epistemological assumption

Methodological assumption

Note

.

file link - Google Schloar, X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