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新經濟社會學的歷史考察:以鑲嵌的問題史為主軸 / 湯志傑 (2009)

Citation -

  • 湯志傑(2009)。新經濟社會學的歷史考察:以鑲嵌的問題史為主軸(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9)。
  • 湯志傑(2009)。新經濟社會學的歷史考察:以鑲嵌的問題史為主軸(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0)。

Keyword - economic sociology, embeddedness, Mark Granovetter

Abstract

新經濟社會學的發展及其歷史書寫

  • 學術分支領域正當性的建立
    與美國學界習用的「經濟與社會」、「經濟生活的社會學」,以及新馬克思主義以及「社會經濟學」(socio-economics)競爭的過程。
    • > 然而,大家也都同意,儘管新經濟社會學有其積極的企圖心,卻只能消極地藉批判經濟學來達成統一,而鑲嵌的概念正好提供了一個既夠廣泛,又能有明確(社會學)認同的理論依據(Beckert, 1996: 803; Carruthers and Uzzi, 2000: 489; Swedberg, 2003:34)。Piore(1996: 742)便曾推測說,經濟社會學這個領域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正在於它鬆散、開放的特質。難怪美國社會學會下的經濟社會學section,成立初始就以包容、折衷及多元(inclusive, eclectic,pluralistic)自許(Baker, 1999: 15)
  • 美國社會學界對外部理論的引入
    • > 美國學界有股蠢蠢欲動的潛能,當他們發現域外的觀點說出自己想說、卻一時還說不清楚的想法時,便主動引介,藉以推動創建分支領域的運動,一場學術正當化的運動,同時也是「奪權」或至少是改變既有學術場域權力生態的運動。 (p.142)
    • 美國社會學的問題: 「社會學在美國是“science of leftovers”,只能處理經濟學、政治學等其他學科不處理的、剩下來的範疇這樣的角色定位」(p.143)
    • > Granovetter(1990: 90)也說,早在Parsons 之前,美國社會學關心的主題便遠遠避開經濟學的核心關懷,結構功能論只是強化、鞏固這個區隔而已。(p.145)
  • 成功的因素(內因)
    • 明確的問題對象(對手)
    • 有效橋接不同研究者構想的概念: 鑲嵌,與 Granovetter (1985) 經典論文地位的建立
      • > Granovetter(1985)的文章就像催化劑一樣,讓原本散在各個角落從事經濟研究的社會學者有了集結的動力與向心的標的。
      • > Granovetter 的文章會一炮而紅,成為劃時代的里程碑,即在於敢入室操戈,不但批判新古典經濟學,更把炮火對準以Oliver E. Williamson 代表,從某個角度看與社會學有親近性,實際上卻是入侵先鋒的新制度經濟學,檢討交易成本的說法,讓社會學家開始有自信處理傳統上僅由經濟學家處理的議題或問題(Swedberg, 1991: 268)(p.142)
      • > 「鑲嵌」這個有力的主張,同時也是人們易於琅琅上口的口號,具體而微地彰顯了社會學的常識、共識,以及對經濟學的批判、校正:經濟始終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來分析經濟行為,而必須把它們視為總是鑲嵌在社會關係、社會結構之中。(p.142-3)
    • 定義的鬆散與開放性
  • 成功的因素(與競爭對手比較的外因)
    • > 新經濟社會學的優勢不只來自獲得Russell Sage 基金會的資源挹注,更關鍵的是,以批判自許的新馬克思主義根本就反對學科建制化,社會經濟學則是強調跨學科的進路,在兩路主要競爭敵手都反對學科建制化的情況下,才讓新經濟社會學憑著建制化為特定分支領域的優勢脫穎而出,(p.149)

起源與命名

發展過程:發展階段的分期,以及從匯集各家不同意見,到其他意見的消失

鑲嵌(embeddedness)

  • 概念提出的背景,與原本要解決的問題: 提供經濟社會學(研究)一個理論概念
    • > 經過近20 年的發展後,Swedberg(2004a: 6)坦承,新經濟社會學初興時是欠缺理論的。社會學家只知道應該發展出有別於經濟學的取徑,但在面對理論的問題時,卻茫然不知該從何著手。Granovetter(1985)把源自Polanyi 的鑲嵌概念與網絡分析結合起來的嘗試,提議社會學家要探究的主題在於經濟行動如何為網絡所結構化,獲得了熱烈的迴響。(p.156)
  • 對「鑲嵌」的批評
    • 鑲嵌只是個研究主題概念,還不是理論
    • > 儘管鑲嵌的「問題」激發了廣泛的共鳴,鑲嵌的「理論」卻一直缺席。當年的匿名審查者不能同意Granovetter 以「鑲嵌的理論」作副標題,實有其知識上的真誠與遠見。Granovetter 自己也接受這樣的看法,就把副標題改為「鑲嵌的問題」,因為大家都同意這裡有個問題在(Swedberg, 1997: 173, note 3)。(p.156-7)
    • > Carruthers and Uzzi(2000: 489)也說,雖然新經濟社會學的理論認同是環繞著鑲嵌的概念建立起來的,但鑲嵌更像個綱領式的陳述,而不是一套一般理論。(p.157)
  • Polanyi 的原意
    • Barber 由結構功能論解讀 Polanyi的鑲嵌
  • 鑲嵌概念的細緻化
    • DiMaggio: (Zukin and DiMaggio, 1990)
      • 文化的、認知的、結構的與政治的四種鑲嵌。
      • 賦予鑲嵌一詞較廣泛的意涵,用以指涉經濟行動(就關連到認知、文化、社會結構及政治制度來說)所具有的「偶連的」(contingent)性質。
    • Baum and Oliver(1992)制度的鑲嵌: 以所謂「關係的密度」來操作化,試圖證明組織鑲嵌於制度性的環境中,有助於初始階段的正當化與競爭上的存活能力。
    • Uzzi(1996; 1997): > 證明處於網絡之中、具有鑲嵌連繫的企業,比起那些彼此維持著公事公辦的對等市場關係的企業來說,享有較高存活機會的優勢。
      • > 但鑲嵌帶來的好處有個臨界值,超過這個門檻後,原來的優勢反而會成為包袱。
    • Montgomery(1998): > 角色理論可以為鑲嵌提供一個更好的後設理論觀點,看到個人實係多個社會角色的集合,在不同的情境中會被喚起不同的角色,而且角色的內容是社會建構的,會隨時間而改變。
    • Nee and Ingram(1998)從制度論的立場補充 Granovetter 只偏重人際關係網絡的問題。

引介 Granovetter 經濟行動與社會結構: 論鑲嵌問題 一文

  • > 該文一方面批判新古典經濟學「低度社會化」的觀點,另方面又能與長期支配美國社會學界的結構功能論「過度社會化」的觀點劃清界限,指出兩者共享「行動與決策係由原子化的行動者所承載」(Granovetter, 1985: 485)。這樣的出發點,主張應改弦易轍,改從行動總是「鑲嵌於社會關係之具體的、持續進行中的系統」(1985: 487)出發。Granovetter 主張,唯有從「絕大多數行為都緊密鑲嵌於人際關係的網絡中」(1985: 504)的觀點出發,方可避免過度及低度社會化的極端立場。(p.157)
  • > 鑲嵌的論點意指,「行為與制度會受到持續進行中的社會關係所限制」(Granovetter, 1985: 482,黑體字為筆者強調),若把它們建構為「獨立的」,將是嚴重且可悲的誤解。(p.157)

Polanyi 的鉅變

Polanyi 此書的概念隨書寫的過程而有所轉變。一開始以批判自律市場經濟將導致社會關係與秩序的崩壞。但到後面描繪出社會如何重新鑲嵌,讓市場經濟繼續存在。

此書係寫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亂之世,Polanyi 當時抱著強烈的企圖要介入現實,不但希望提出一套系統性的架構,解釋法西斯主義為何會崛起,以致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他也有意藉此影響戰後的重建方案。(p.161)


在寫作初始,Polanyi 持的仍是類似於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馬克思主張資本主義內含的矛盾終將使自己成為自己的掘墓人,Polanyi(1957a[1944])則是認為「自律市場」的興起,雖會促成「保護社會」的努力,以致出現「雙向的運動」(double movement);但市場自律能力的減損只會導致日益增長的危機,終造成19 世紀文明的崩潰。因此,我們會讀到如下的講法:雖然「經濟系統照例(as a rule)會被吸納到(absorbed)社會系統之中」,但「市場經濟是個單單由市場本身來控制、調節及指導的經濟系統」(1957a: 68)以及,在市場經濟中,「經濟不再鑲嵌於社會關係之中,相反地,在此,社會關係鑲嵌於經濟系統之中」(1957a: 57),而有別於互惠與重分配的情形,在此,雖然也有物物交換或市集交易,但這「通常鑲嵌於隱涵著信任與信心的長期關係之中」(1957a: 61)。換句話說,Polanyi 最初的看法或全書的架構給人一種印象:自律市場或市場經濟是「去鑲嵌的」──雖然他本人其實未曾使用這樣的措辭。(p.161-162)


其關鍵核心便在視土地、勞動與貨幣為「虛構的商品」,以及「鑲嵌的經濟」這兩個概念。Polanyi (1957a[1944]: 3)之所以稱「自我調適市場的觀念隱涵了一個強烈的烏托邦」想像,即在於這是個不可能達成的幻想,因為「唯有在消滅了社會之人與自然的實體(substance)的情況下,這樣一種制度才能夠存在」。(p.162)


在這個從去鑲嵌到重新鑲嵌的過程中,國家的政治作為扮演關鍵的角色,唯有建立新的關於土地、勞動與貨幣等虛構商品的制度結構,限制個體對利得的追求,市場經濟才能在相容的制度架構下繼續存在。不過,由於Polanyi 急於介入時局,不但無暇根據此一新觀念改寫全書,也沒有心力為此發展出一套系統性的解釋與理論。(p.162)


一般公認,〈經濟作為制定的過程〉(“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一文才是Polanyi (1957b)關於鑲嵌觀念最重要的文獻、最系統性的表達。然而,在該文裡,Polanyi 探討的重點仍然在於比較互惠、重分配及市場交換等不同經濟系統的差異,而不在於發展鑲嵌的觀念或理論。(p.163)

Barber(1993[1977])以結構功能論,對 Polanyi 市場看法的解讀。

[Barber] 指出Polanyi 關於互惠、重分配及市場三種交換模式……,比起互惠及重分配來說,市場交換對它的社會環境的依賴並沒有比較少。稱市場交換為「去鑲嵌的」,是錯把它實際上及分析上不具有的獨立性賦予它,而且會把注意力從分析它如何與全社會系統的其他部分互賴轉移開來,甚至導致人們錯誤地相信其他的制度與價值完全受市場經濟支配,而非與其互賴。(p.164-165)

Note

.

file link - Google Schloar, X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