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Bourdieu, Pierre

Pierre Bourdieu / 布迪厄

生平

1930年生於法國南部小城 Denguin,大學於法國高等師範學院主修哲學,1954年通過哲學教師會考,之後陸續展開其教學生涯。1958-1962年間因阿爾及利亞戰爭服役,在服役期間,布迪厄參與阿爾及利亞地區的人類學研究,因此其學術轉往人類學與社會學發展。退伍後,1964年起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研究與任教,研究並發表關於藝術、文化、教育、社會等等研究及論著。1985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歐洲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並獲選為法蘭西學院社會學終身講座教授。卒於2002年1月23日。

主要理論概念

其理論有幾項關鍵概念:

慣習(habitus)

  1. 慣習是個人的稟性(disposition)系統:「habitus 所指的是一套稟性(disposition)系統,促使行動主體以某種方式行動和反應,也就是人們知覺與鑑賞的基模,一切行動導生於此。」(邱天助, 2002:111)
    • 其內在的架構,是 schemas (範式)
  2. 社會化即慣習的養成:「habitus 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個人無意識內化社會結構影響的結果,特別是特定社會中教育系統在個人意識的內化和象徵結構化的結果。」(邱天助, 2002:111)
    • 由於慣習是社會化結果,因此會形成一階級慣習

場域(field/champs)

社會空間與生活風格空間

反身性/反思(reflexivity)

資本(capital)與象徵性(symbolic)

文化

學校教育

關於大學的《繼承人》(Les Héritiers, 1964),以及試圖建構教育體系運作的普遍理論之《再生產》(La Reproduction, 1970)。這些研究的結果不容置疑的:學校不但沒有縮小社會不平等,反而是促成不平等的再生產。(Bonnewitz, P.(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p.144 )

學校教育的觀點主要為文化再製:

Bourdieu 的再製理論重點在於檢視教育系統在文化資本輸送的角色。他認為學校教育的課程內容與組織、學生的選擇與淘汰、考試與文憑的授予均有利於原本擁有豐富文化資本的宰制階級。換言之,教育系統傾向再製文化資本的繼承分配,而非根本的改變。透過文化資本的中介,教育系統乃成為社會再製的機制。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二版). p.15 )

閱讀

memo

重要著作

M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