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Impact Factor [影響係數]

一種利用被引用的數量,記算文獻或期刊品質的指標。

在某一時期內(近兩年),一篇文章或一期刊所有文章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如,期刊影響的係數計算,是以某期刊在最近兩年內的文章(1996,1997)在某特定年(1998)被其他文獻引用的次數,並除最近兩年內期刊文章的總數。 所得出的是一期刊過往兩年文獻在今年被引用的比率。

公式化為:

  • IF(Y) = 期刊於Y年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 C(x,y) = 引用y年收錄文章的x年引用總數(Citation)
  • P(x) = 期刊於x年所收錄的文章總數(Publication)
  • IF(Y) = C(Y,Y-1)+C(Y,Y-2) / P(Y-1) + P(Y-2)

設計此一指標的目的,是將不同期刊在文章數量上摽準化,以避免因收錄文章數量不同而導致的引用次數差異。

另一個設計的特點是為了考慮現況與文獻的時效性,因此設計只回溯兩年內的文獻。此一「兩年」的時間參數,是根據科學計量學學者 Price 「科學論文發表後的兩年時間達到最大值」的觀點,並參考SCI裡面的資料結果而設計的。

通常會以期刊的影響係數,作為評估期刊品質的標準。 而此一期刊品質的標準,被應用到許多不同的方面:個人或組織的研究成果的評估考核等應用,期刊採購的評估依據、研究者計畫申請與升遷的評估。

源起

1976 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推出的期刊引用報告(JCR)所開始使用。Eugene Garfield 最早在1955年提到此一構想,,60年代與Irving H. Sher 建立了期刊影響係數,作為SCI資料庫選擇收錄期刊的依據。

References

  • 黨亞茹. (2002). 期刊影響因子變異問題研究.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9:1), 頁37-44. 台北: 世新大學.
  • 葉乃靜. (2005). 影響指數:一個有爭議的期刊和研究品質評估指標.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1:1), 頁54-62. 台北: 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