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基本概念

個人建構理論的基礎假定是:人的思考歷程是心理地事件所預期的方向所引導的。這由十一種推定(corollary)所進一步闡述,其中最主要的是建構推定(construction corollary),它主張為了預期事件,個人推斷或詮釋其回應。人們所發展的這種用來理解其生活世界的模式,稱為構念(construct), Kelly認為,個人就像科學家一樣,努力改善其構念以增加他們的構念表列,使他們能適應更大的系統。

方法說明

起初 Kelly 發展出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根據受測對象自發產出的詞彙與類別,以探索個人的建構系統。但後續的研究者將這種測驗方式拓展到個人對角色(role)構念測量以外的領域。雖然這種方法有許多變形,以下描述基本的三個階段(Gammack & Robert, 1994, pp. 72-90):

  1. 引出元素 - the elicitation of elements, identifying the entities in the area of construing to be investigated. / 引出元素,確定研究分析領域的項目。
  2. 引出構念 - the elicitation of constructs, identifying the distinctions which can be applied amongst these elements. / 引出構念,確定可以應用在這些元素間的特徵。
  3. 建構矩陣 - the construction of a matrix (grid) of elements and constructs. / 建構元素與構念的矩陣(方格)。

資料取得

元素 / Elements

在Kelly原來的臨床工作中,所使用的稱為Role repertroy grid test,元素的範例是家人與意義他人的姓名,元素是由臨床醫生而非由病人所建議的。元素可以是人、事件、場地、物品等等,例如藝術品、廣播節目、他人眼中的自我、職業名稱等等。元素一般都是文字的形式,但是某些研究中,元素一開始難以用文字來代表,因此也能以照片、文件或其他代表物。如鋼鐵廠的研究。

元素需要是對參與/受測者有意義的事物。這也是為何Kelly的個人建構是由訪談對象身邊的角色開始。因為這些元素並不是研究主要分析的資料,研究所需要分析的是個人的構念,而這些元素是為了引出這些個人構念的中介。

元素取得方式

元素的取得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方式,如:

  1. 既有資料引出(elicit elements form existing data):直接收集參與者的基本資料,以取得元素清單;如,參與者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2. 討論引出(elicit by discussion):研究者與參與者共同討論出感興趣的主題。研究者可能準備一些提示,但是結果是由兩人共同參與討論的結果。
    1. 訪談與卡片排序:Gammack(1988)認為使用訪談與卡片排序(card sorting)確定元素集合的分歧與重複,以確保元素的代表性。
  3. 提供條件或限制的描述(provide a role or situation description):由研究者提供某些概念性的項目,讓參與者根據這些項目的描述,提供出具體的元素清單,如「你喜歡的老師」、「成功的人士」等等項目,然後由參與者填入真實的人物;
  4. 定義出特定的討論主題(define the pool):研究者提供一元素取樣的範圍,在與參與者對談中,取得具體的元素清單。如「五位你認為成功的人物」。
  5. 給定元素:由研究者直接提供元素清單。
  6. 混合引出與給定元素:當研究者兩者都用的時候,給定元素應該放在引出元素之後,以避免污染引出元素。

元素取得議題

這些議題大部分會導致元素取樣偏差,而這些偏差會影響研究效度:

  1. Homogenous / 同質性:
    • 定義:元素需屬於同一個類型。
    • Easterby-Smith, M. (1980)認為,由相同類型的元素,才能引出有相關意義的構念。
    • 同質性是由研究問題所立基的理論觀點來決定的。
  2. Representative coverage / 代表涵蓋性
    • Beail(1985)1)認為元素應該能代表被研究的問題領域。
    • 理論代表性,研究者在研究設計時,必須先行說明此理論抽樣上的邏輯關係。
    • 參與者代表性:考量參與者所提供的元素是否代表了受測者內心真正在意的。由於參與者與研究者之間知識的差距,參與者可能因為不具備研究主題詳細的情境知識,也很難提供適當的元素。因此雙方都必須對於自己理解的背景有所對話。
  3. 元素的限制:Beail(1985)認為,元素應當在一特定具體的範圍內。因為此方法本質上探究的是受測者個人的經驗與知識,因此超過受測者經驗以外的元素是不適宜的,受測者原本就無從理解該元素。
    • 克服法:Beail認為在研究設計上,需要給予受測者排除掉他所不了解的元素的機會。
  4. 注意刺激物(stimuli)可能帶來的偏差。刺激物是用來協助參與者提供元素的資料集或是工具,如相關文件、相簿、圖鑑、百科等等。這些刺激物本身可能就帶有某些取樣上的偏差,會導致選出元素的不均衡。然而這種不均衡也可能是實際上的情況,反映真實世界原本的偏差。研究者必須要注意與處理這些問題。

提高元素效度的效益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並非透過元素來進行理論的概化推論,而是透過受訪者在對元素二分判斷時候,對研究者所描述的「構念」,具有溝通意義上的普遍性。因此repertory研究的普遍性不完全由要素的代表性來確保,如何引出構念可能更重要,因此在研究設計與進行上,為了研究本身的可行性,需要考慮要花多少功夫對元素的代表性進行考驗。此一判斷需要視研究本身的設計與研究論題的關係來衡量。

即,若構念才是此研究中主要探究的部分,此一元素集合涉及的只是一研究工具發展上的問題。這個時候應該優先考量研究論題,而透過多元工具來提高研究論題本身的效度水準,可能是較實際且經濟的做法。而無限地發展單一研究工具本身的效度水準,在某一個程度的改善之後,可以提高效度水準的邊際效益可能會降低。

構念 / Constructs

Kelly 的基本理論中,構念是一組兩極的概念,個人都是透過一組兩極概念,對是事物進行區分的工作。

Yorke(1985)認為構念不一定都是二分的,並舉例如「性別(sex)」、「適應(acclimatize)」並不易找出相反的意義。但是實際 Kelly根據二分所建立的構念,是因為有二分才有構念,並不是先有一構念概念再來找其相反的概念。作者也提到語義邏輯上二分可以用「某/非某」來完成,這固然是事實。但是這是研究者在進行研究中必須與受訪者互動的部分。如果研究者不介入以取得對研究問題有意義的構念資料,受訪者大可以用「男/女」二分來處理所有的人物元素二分問題,而這種構念結果很難有具體的研究意義。

取得構念方法:構念來源

  1. 給定構念(supply constructs):由研究者透過某種方法建立一組構念,此構念也可由特定的受訪者中引出的。讓所有受測者使用相同的構念進行評測。
    • 此方式優點在於:減少取得構念所必須花費的時間成本,及便於進行受測者間評測結果之統計分析工作。
    • 此方法缺點:Kelly的基本理論,主張每個構念的兩極都具有個人主觀的個別意義,即有不同的參與者間存在語義差異。因此事實上相同的構念文字,並不表示不同的參與者就是使用相同意義的構念作評測判斷。此種構念語義不確定性,對給定構念或是引出構念來說,都存在;但是給定構念可能,會因為有相同的構念文字,而對構念意義的一致性有過度樂觀的假定。
  2. 引出構念(elicit constructs):傳統的做法,可區分為三元素組合法(triad)、二元素法(dyadic)、卡片排序(card sorting)、階梯法(laddering)等等。
  3. 混合給定與引出構念:可以同時兼顧參與者的個人知識,與研究理論觀點中重要的概念。
    • 必須先由受測者處引出構念,之後才能由研究者提供構念。以避免研究者提供的構念影響受測者。
    • 研究者提供的構念必須確定與受測者所提供的構念有不同的意義。否則意義相似的構念將會對其他構念形成grid中的優勢。

取得構念方法:引出技巧

  1. 三元素組合法(Triad method):由Kelly所發展的取得構念方法。古典的做法是:在確定所有元素之後,每一個元素都會被寫在一張卡片上(minimum context card)。任取三張元素卡讓受測者進行二分,讓受測者於三組元素的二分行為中,表現出某些足以區分的二分屬性,即成對元素間的相似點,與被區分出來的元素的差異點,此兩極屬性即為一構念。並由受測者為此構念進行命名。累積這些成對的構念後,則可得到一構念架構。完成構念之後,請參與者詳述其觀點,注意其建構的過程與途徑。
    • 問句範例:
      • In what important way are two alike and thereby different form the third?
      • In what way does the third element differ form the other two?
      • What is the opposite of that characteristic?
  2. 二元素法(dyadic):透過兩兩間的相似性或相異性來取得構念。Yorke(1985)認為這種方法也可符合Kelly的理論,並且容易運用,適合用在群體的受訪者。我認為這種方法取出的構念與Kelly的構念並不相同,但是的確較適合應用在數量較多的受訪者。
  3. 卡片排序(card sort):並非所有的構念都能以語言文字表達的。視覺性的構念,可使用卡片排序法進行。用在如藝術品,或產品這類的元素。由參與者對圖卡進行分堆工作,研究者紀錄參與者分堆的情況,與各群之間的位置,並請參與者說明每一群中的相似性。隨後研究者會請參與者,以另一種排列的原則,再重新排一次卡片。重複這種動作,便可以得出各元素間關係的矩陣。
  4. 階梯法(laddering):可結合其他的方法一併使用。階梯法的做法是,詢問受測者被引出的構念「為什麼這個東西分在這個(Why)?」,以取得更上位的構念。或問「如何(how)、有哪些(what)」,來引出更下位的構念。

引出構念的問句形式 - 引出構念時使用「差異(difference)」或「相對(opposite)」作為提示的可能導致差異:

取得構念方法:程序

Kelly 建議三元素組合法也可以採用「連續式」做法,即每次測試只系統性的更換其中一張卡片。如此可系統性的確定所有的元素組合都會被檢測到。 一種做法是每次測試都有某張卡片。如在測試時一直都有一張「自我(self)」元素,Kelly稱這種取得程序為「自我辨識形式」。

構念數量

構念形式

Easterby-Smith(1980)將構念形式區分為三種:

  1. pre-emptive: 先佔的,先發制人的。一種控訴的、氣憤的用法。如:生產線經理由「工會成員」此一元素中引出「工會主義者–公司派」此一構念;工會成員幾乎不可能是公司派的。
  2. constellatroy: 星座的。這是比較普遍的類型,一種刻板印象的,反射的。如:一個經理可能會用-不合作的/反動的/短見的來表示工會主義者的構念。
  3. propostional: 命題的。

構念命題形式 - X / Y 或是 X / not X

填入方格陣列 / Completing the grid matrix

第三步是在方格中填入資料。方格的設計是:上方橫列元素,側方縱列構念項目,每個受試者在方格中填入數據以表現該元素是否符合該構念的屬性。基本上,填入的數據可使用二分(yes/no)、5等分或7等分的量表。

二分 - 在最初Kelly發展的方格,是再每取得一個構念時,就會在相關元素上打勾註記,因此Kelly基本上是使用二分的方格資料。Kelly假定人們只會粗略的將元素區分為二。但是實際上有時候只是會略為傾向一側而已,例如「有愛心的/自私的」這一組構念。針對這類型的資料,Kelly的建議是不要分析這些非明確兩極的構念,而Bannister(1960)則認為應該要求受測者回答傾向構念的那一邊。此二分法的方格紀錄的是名目尺度的資料。,

排序(ranking) - 將元素依照構念的強度加以排序。如,如果方格中有七個元素,則某構念該行的數值,就是由一到七的數字,受測者需要依照元素在該構念的強度加以排序。

評分(rating) - 最普遍被使用的方法。一般是使用五點或七點的量表,以數值來代表構念的強度。這種方法讓受測者可以有表達灰色地帶的自由。一般不使用三點量表,因為三點量表無法測出傾向的灰色地帶,而選擇中間值可能表示受測者認為該構念與這個被評分的元素不相關。但是Yorke(1985)認為中間值並不一定是無關的,而真正無關的評分應該保持空白。三點量表可視為二分法的變形。
此量表與Likert-scale類似,原則上是順序尺度。因此過細的量表點數,容易導致研究測量的信度問題;包括受測者個人作答的一致性,與受測者間的一致性等等。

Implications Grid - (蘊含方格) 是由Hinkle(1965)所發展的,用來評估構念間意義相似度。此方格並沒有元素,而是將構念與構念互相比較。

Equivalence of Grid Forms - 雖然一般假定不同形式的方格都會產生相同的結果。但是研究(Fransella & Bannister, 1977)曾比較過不同形式方格間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方格,無論在知覺任務或是結果上,都不能視為相同的方法。相反的,Beail(1983)的研究認為不同形式的方格結果顯示了高度的相關性,但是在分析主要元件的繪圖(principal component plots)的時候,有些結果並不一致。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進一步比較不同方法間差異現象。

互動

repertroy grid 取得資料的過程,並非是如同問卷或是測驗工作一樣的標準化動作,而是必須在收集資料過程中,與受訪者互動。

在研究設計上,方格法可以使用由受訪者提供的元素或構念,或是研究者提供的元素或構念。這是在基本的研究設計中就已經涵蓋的互動做法。除此之外,進一步在資料收集過程中互動,以增加資料效度的方法有:

  1. 透過階梯(laddering)程序,取得構念上位詞、下位詞、或相關同義詞的語義關係。
  2. 由參與者評鑑與批評以釐清資料與論述中不明確處。
  3. 針對資料(從每個人所取得構念)的不一致,進行訪談,並記錄其認識與理解上的分歧之處。

分析

分析的方法有兩種:統計分析,即量化分析,以數學方式分析方格中的數據。詮釋分析,即質化分析,分析構念的標題其間的關係。數學上的分析可以顯現構念實際的同義關係與多樣性,或之間的可變性。但是即使數學的分析能確定表面上的重複構念,詮釋分析能顯示出構念間語義上的特色。

方格法開發了許多量化的分析工具,並且由於這些量化工具的適用性與彈性,使得方格法得以應用到臨床心理學以外的領域,如教育、組織研究、專家系統開發、知識管理系統等等不同領域。

量化統計分析

Easterby-Smith(1980)提出,方格法的統計工作,有兩種一般的誤解:一是沒有電腦就無法分析,二是電腦跑出來的分析結果就是答案。因此他特別舉出了許多人工可以進行分析的技術與方法。另一方面,對研究資料的詮釋更像是一種「藝術」,而非一種「技術」。以個人建構理論來說,研究者自己必須發展出一個個人構念系統,才得以將所得的資料與研究設計的目的相連結。即,研究者發現的資料意義,與資料生產的參與對象的意義相似。在此,由於參與者扮演著詮釋資料的重要角色,精細的電腦分析也許會成為一種解讀研究資料與其後研究產出的障礙。因此,很難只靠電腦分析詮釋所有的研究結果。(Easterby-Smith, 1980)

人工統計分析

技術:

  1. Focus grid analysis: 聚焦分析。將相似結果的構念與元素,重新排列構念與元素的順序,使構念與元素能呈現出某種傾向。因此相似性高的構念或元素會被集中在相同一邊。這也是由Shaw與Thomas(1978)所發展出來的方格法叢集分析程式的基本型態。Shaw(1980)有進一步的人工Focus 方法說明。
  2. Correlation matrices: 相關矩陣。以次數分配計算元素間構念相同的次數,與構念間元素相同的次數。次數低並不表示沒有相關性;在二元資料數值的情況下,構念反轉可能會始構念相同的次數由最多變成0,因此相關性低的次數應該是最接近中間值的數值。
  3. Constructs distance analysis: Honey (1979). = Mean Absolute Difference (MAD) metric.

電腦輔助分析

  1. 基於主成份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的INGRID分析套件。(Slater, 1977)
  2. 基於叢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的FOCUS程式。(Shaw & Thomas, 1978)
  3. 尋路連結網路分析(Pathfinder associative network analysis) (Schvaneveldt, 1990)。Pathfinder 技術發現項目間的相鄰組合。透過兩兩一組計算其相鄰連結強度,此技術能繪製出概念間關係強度的網路圖形。 見此案例

效度

效度風險

研究情境設定

取得元素

取得構念

不適用的構念 - 不適用,或需要進一步探究的構念(以下例子的元素應該都是人物):

模糊或是表面的構面也許只是對研究者而言是如此,也許對受測者而言有重要的意義,這類的構念需要進一步探究。

不同參與者構念的不一致 - repertroy grid主張每個人對元素都能有不同的詮釋,因此不一致是必然的。在鋼鐵場研究中,研究者建議在取得構念之後,透過與各個參與者的互動對話中的紀錄與釐清認識上的分歧,以處理這類的模糊之處。

方格陣列資料

評分法(rating)受測者的語義問題:研究時紀錄研究者與受訪者的語義差異。Kelly稱為元素構念建構的互動。作者認為語言文字不足以呈現複雜的意義,而元素本身的意義是極其複雜的,因此不應該期望受訪者能在這種意義複雜的情況下一致性的評分。

分析 / Analysis

使用限制

結論與批評

References

.

1)
Beail, N.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In N. Beail (Ed.), Repertory grid technnique and personal constructs: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 educational settings (pp. 1-24). London: Croom He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