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Berger & Luckmann (1966)

Citation -

  •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Doubleday.
  •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91). 知識社會學 : 社會實體的建構 (鄒理民, Trans.). 台北: 巨流.

Keyword - sociology of knowledge, sociology, Social constructionism

Peter L. BergerThomas Luckmann 都待過維也納,都由歐洲遷往美國,並且都受教於 Alfred Schutz,繼承其現象社會學的理論,進一步發展為綜合個體與整體的社會建構理論。若說 Schutz 的社會理論完備了 Max Weber 的詮釋社會學與社會行動的意義建構,那麼 Berger 與 Luckmann 則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行動者與社會的互動關係。透過內化的過程,人在不同的社會化歷程中學習社會的意義結構。而人也會透過制度化與合法化的外部化歷程,將個人的意義客觀化成為社會中存在的客觀意義與知識倉儲。

Ch1. 導論:知識社會學的問題

介紹知識社會學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 釋名:
    • Reality –> 人類意志之外的現象性質
    • Knowledge –> 確定現象為真,判斷具有特質的確定性
  • 「知識社會學」討論的現象與研究課題:
    • 不同社會間知識的差異
    • 各種Reality如何變成「已知的一般法則」
    • [p5] 定義:知識社會學是對Reality的社會建構過程的分析

學科起源

  • 詞彙起源情境:Max Scheler [p6-8]
    性質與範疇:關注在人類思想與其緣起之社會脈絡間的關係
    認識論層次,經驗層次(思想與歷史情境的具體關係)。德國哲學面對的學術情境與轉向
  • 啟蒙時代。巴斯葛名言。
  • 馬克思理論 [p10-11]
    • 馬克思基本命題:「人的意識乃是由他的社會存有所決定的。」
    • 概念:意識型態「ideology」 謬誤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
    • 上層與下層結構
  • 尼采哲學 [p12]
    • 反唯心論 anti-idealism
    • 悲憤 resentment
    • http://www.iscs.org.hk/letter00-2.htm
      這裡有一篇 進行知識社會學研究的神學家 的訪問。
      當中對於 知識 與 真實 由神性中抽離
      “知識本身喪失了神性和超驗的維度:知識本身已經遭到「除魅」(Entzaeuberung)”
      可對照尼采的「上帝已死」
  • 歷史主義 [p13]
    • 情境決定「situational determination」 生活之所「seat in life」
    • 社會場域「social location」
  • 謝勒 [p14-16] 哲學取向的知識社會學
  • Karl Mannheim [p17-20]
    • 社會學討論風格
    • Karl Mannheim 對意識型態的研究
    • 關係主義與歷史主義
    • 知識分子、烏托邦
    • [p21] 兩者比較:溫和與激進
  • Merton Robert [p22]
    • 顯性(manifest)與隱性(latent)

Ch2. 日常生活的知識

Ch3. 客觀實相的社會建構

制度化 Institutionalization

有機體和活動

習慣化

(p.70) 1. 「任何一種活動只要不斷地重複便會形成一種模式,藉此而能較為省力地再度操作。」 2. 習慣化提供活動的穩定基礎(p.70) 3. 習慣化:活動可預期預期。為人類活動賦予意義

制度化

(p.71-)

  1. 類型化( typification)
    「各類行動者,彼此具有某種習慣化活動的類型化(typification),於是制度化產生了。」
    「質言之,類型化即制度化。」
  2. 史實化( historicity )、控制與制度化
    (p.72) 「制度通常有其歷史,並於其中茁生。」
    「控制內蘊於制度化中,而先於某些特殊的控制機構。」
  3. 在兩人情境中的制度化過程
    1. (p.73) 「雙方行動的預期」
    2. (p.74) 定型化的條件:觀聯兩人共同情境的活動
  4. 具晶化 ( crystallized ):制度的史實特質
  5. (p.75) 社會化過程:
    (p.76) 「透過社會化過程,這個世界更具客觀性,而孩子們的經驗,也會回饋到原有世界的客觀性中。」
  6. 制度
    「在經驗上,制度是一種客觀的現實。」
    「個人不能用反省的方式來了解制度的源起。必須如了解自然般,要“到外頭去”,學習各種制度。」
    (p.77) 制度的客觀性是人為的:「客觀化,正是人類活動外在化的過程。」
    人也是社會的產品。
  7. (p.78) 合法化 「合法化是一種解釋與證明制度何以如此的方式。」
  8. 社會控制機構

跡本與傳統

角色

制度化的範圍與模式

合法化 Legitimation

象徵性共同體的源起

維持共同體的概念機構

維持共同體的社會組織

Ch4. 主觀實在的社會建構

物化 reification

物化是一種將人類現象做為事物[來]了解,也就是在非人或超越人類角度的觀點來看人類現象。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將人類活動的產品當作非人類活動所致的現象看待,如同自然的事實、宇宙規律的結果,或是神意的彰顯等。故而,物化意謂人類會忘卻自己是人世的源處,並且也將他與世界間(製造者與產品)辯證關係於意識中漏遣。介此,物化的世界可說是一個非人的世界( dehumanized world ),人類在經驗它時,是一種陌生的事實,幾無任何能力控制它。 – 頁[103]

Note

Metadata

file link - Google Schloar, X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