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s
This shows you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the page.
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Previous revision Next revision | Previous revision Last revision Both sides next revision | ||
study:9789869335348 [2020/12/20 15:28] xxc [P80] |
study:9789869335348 [2020/12/20 15:31] xxc [P91] |
||
---|---|---|---|
Line 35: | Line 35: | ||
> 馮國璋卸任後放棄了政治,致力於實業,最後死於普普通通的肺炎。這種死亡方式非常符合他的畢生行跡,因為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不能區分政治道德和私人道德,也理解不了為什麼權力的實質不同於權力的形式,因此他做不了優秀的馬基維利主義者,浪費了馬基維利主義者求之不得的大好機會。然而正因為如此,他才是一位好的統治者。他的德行充分體現於以下事實:攻擊他的人很多,他的地位又適合吸引攻擊,然而最嚴重的指責不過貪財,涉及的事情又是 「三海賣魚」之類明顯的捏造。好的統治者必須是形式主義者,而且不應該太聰明。知識分子那種穿透形式看實質的解構能力,對良治美俗而言就像瘟疫一樣危險。 | > 馮國璋卸任後放棄了政治,致力於實業,最後死於普普通通的肺炎。這種死亡方式非常符合他的畢生行跡,因為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不能區分政治道德和私人道德,也理解不了為什麼權力的實質不同於權力的形式,因此他做不了優秀的馬基維利主義者,浪費了馬基維利主義者求之不得的大好機會。然而正因為如此,他才是一位好的統治者。他的德行充分體現於以下事實:攻擊他的人很多,他的地位又適合吸引攻擊,然而最嚴重的指責不過貪財,涉及的事情又是 「三海賣魚」之類明顯的捏造。好的統治者必須是形式主義者,而且不應該太聰明。知識分子那種穿透形式看實質的解構能力,對良治美俗而言就像瘟疫一樣危險。 | ||
+ | == 端方 | ||
=== P89 | === P89 | ||
**暴發戶** | **暴發戶** | ||
- | 樹小牆新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 | + | > 樹小牆新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 |
+ | |||
+ | === P90 | ||
+ | **舊學底子淺,容易轉型** | ||
+ | |||
+ | > 新政是大勢所趨,比儒家的老一套更有前途。他在舊學方面積累不多,反而更方便轉型。 | ||
+ | |||
+ | |||
+ | **體貼上級面子** | ||
+ | |||
+ | > 尤其重要的是,他懂得怎樣體貼朝廷的尷尬處境,更懂得替朝廷顧面子、找說法。太后既要論證戊戌變法不對,又要論證庚子排外也不對,自己沒有辯證法的頭腦,還得在臣民面前維持一貫正確的形象,日子其實並不好過。體貼的大臣要學會怎樣面不改色地說出以下的話…… | ||
=== P91 | === P91 | ||
**經歷這種劇變的世代是注定要倒霉的** | **經歷這種劇變的世代是注定要倒霉的** | ||
- | 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歷這種劇變的世代是注定要倒霉的。無論怎樣調整改革或革命的方式,轉型期都少不了犧牲品。 | + | > 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歷這種劇變的世代是注定要倒霉的。無論怎樣調整改革或革命的方式,轉型期都少不了犧牲品。 |
+ | |||
+ | === P92 | ||
+ | **二十世紀初是憲政破壞的時代** | ||
+ | > 他們留下的考察報告仍然是西方憲政研究的最可靠的紀錄,概括英、美、法、德、日、俄的政體特徵,都能抓住要點。雖然同樣的研究在此後百年層出不窮,但可信度反而每況愈下了。主要原因有二。即使在西方,憲政的黃金時代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其 一,「短暫的二十世紀」,以憲政破壞和暴政橫行為主要特徵,即使冷戰的結束也沒有完全恢復一戰以前的盛況。二十世紀的東方人仍然認為西方是憲政的楷模,主要因為西方的地板高於東方的天花板,橫向比較的優勢足以掩飾縱向發展的惡化和退化。其二,後來的考察者不如他們在晚清的前輩誠實。五大臣確實想弄清西方政體的奧祕,他們的報告是寫給自己人看的。後人的目的通常是忽悠政治家或民眾,塑造一個有利於某種眼前政治。 | ||
=== P102 | === P102 | ||
**使人民恐懼得到愛戴,收買人民得到敵人** | **使人民恐懼得到愛戴,收買人民得到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