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紮根理論與事例命題分析

紮根理論認為命題科學分析的基礎。紮根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建立理論的研究方法,而理論的建立在於找出概念間的關係並檢驗其關係的有效性,而所收集到的資料,除了幫助研究者產生概念與概念間的命題關係,並需要進一步使用者些資料檢驗研究者所建立的命題(Strauss & Corbin, 1987:70)。換言之,只有從資料中編碼產生概念,是不足以說明所建構的解釋架構的有效性,還必須透過概念間命題的建構與檢驗循環,才能紮根地建立起有效的理論架構。

在我學習紮根理論的時候,參考在紮根理論教材中所提供的開放式編碼工作範例,主要學習到的是如何將現象中的概念予以命名。這也是我ㄧ開始處理訪談稿資料所進行的分析工作。

(之後的問題與解決) (使用對事例與命題的分析工作突破)

可能是之前讀過紮根理論教科書的影響,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展出透過事例與命題分析資料的技巧。但是在整理方法論的過程中,我又回顧尋找紮根理論中的相關的段落。紮根理論並沒有強制性的要求研究者必須以這種形式實作研究的分析工作,因此相關的部份是以原則的方式提醒研究者需要注意的事項,並透過一些例子來說明可能運用的方式。而我的分析過程說明,是我在研究過程中,實際運用的分析工作模式與說明,因此會較教科書上的原則更多具體的操作與細節。以下是兩處紮根理論提到,而特別相關的段落:

  • 增進理論觸覺:就字眼、片語、句子加以分析(p.91-95)
    紮根理論也介紹了以對字詞的分析增進理論觸覺的技巧。利用一個句子、片語、甚至一個字「打開」資料。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研究者過於理所當然的解釋資料中的意義:「與一般人認為大略讀過訪問稿就自以為懂了是不同的;他們可能把自以為是的意思讀進訪談稿中」。而經過逐字逐句的分析,可以將在後續訪談過程中繼續追問受訪者所使用的分析性字詞有何意義,藉此釐清可能對受訪者陳述做出的不正確或過度解釋。
  • 主軸編碼
    在紮根理論的主軸編碼(axial coding)階段,需要將開放編碼階段所建立的概念,與由概念所發展出來的範疇,做出理論上有意義的連結。這些連結表示主軸分析必須指認出概念間與範疇間的種種關係。主軸編碼利用對找出現象範疇的條件、脈絡、策略、結果、中介條件等這些副範疇,並透過對典範模型,建立起理論系統中各概念的邏輯關係。
    我所使用的命題分析技巧可以視為一種主軸編碼的變形。在命題分析工作中,主要藉由對於各概念命題檢驗與發展,系統的檢視各種邏輯的關係的可能性;在分析與檢驗命題的目的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