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Differences

This shows you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the page.


people:max_weber [2018/07/15 15:21] (current) – created - external edit 127.0.0.1
Line 1: Line 1:
 +==Max Weber==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6/Max_Weber_1894.jpg/180px-Max_Weber_1894.jpg}}
 +
 +
 +== 「社會學」是什麼
 +in [[:study:Weber, M. (1993).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 「是一門科學,其意圖在於對[[#社會行動]]進行詮釋性的[[#理解]],並從而對[[#社會行動]]的過程及結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釋。」(p.19)
 +
 +in [[:study:葉啟政. (2000).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p.203-208
 +* 以社會行動(action)建構「社會」概念圖像。
 +** 社會學:「關於社會行動的詮釋性瞭解,與因之而處理其過程和結果的因果解釋的一種科學。」
 +
 +in [[:study:Craib, I. (1986). 當代社會理論]], p.55
 +
 +* 社會學應該關注於:
 +** 個體相互之間的行動(社會行動, [[:social action]])
 +** 個體的社會行動是有目的的,為了達成特定目標或實現某種終極價值。
 +** 根據個體為行動賦予的意義來認識行動。
 +
 +in [[:study:Schutz_a._1991_._the_phenomenology_of_the_social_world]],
 +
 +* 對社會學研究的基本立場
 +** 社會科學需價值中立
 +** 方法學為個體取向
 +** 透過理型(ideal type)才能解釋社會現象
 +** 透過解釋個體意向中的主觀意義,才能瞭解並解釋社會現象。
 +
 +
 +
 +
 +==社會行動==
 +
 +
 +in [[:study:Weber, M. (1993).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 行動(Handeln, [v.] action):<html><a name="行動"></a></html> 「意指行動個體對其行為賦予主觀的意義--不論外顯或內隱,不作為或容忍默認。」(p.19)
 +* 社會行動(Soziales Handeln, social action): 「指行動者的主觀意義關涉到他人的行為,而且指向其過程的這種行動。」(p.19)
 +
 +in [[:study:葉啟政. (2000).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p.203-208
 +* 行動:個體在其行為中,以表顯的或潛隱的、省略的或默認的,賦予以主觀意義,稱為行動
 +* 社會行動:行動者行動的主觀意義考慮到他人的行為,而在其行為過程中因之而牽導的行動。
 +
 +in [[:study:Schutz_a._1991_._the_phenomenology_of_the_social_world]], Ch-1
 +韋伯對行動(action)、行為(behavior),與社會行動的定義:
 +* 行動的五個層次:
 +## 行動
 +## 社會行動(意識到他人存在)
 +## 瞭解、詮釋他人行動意義
 +## 指向他人行為的社會行動
 +## 詮釋社會行為
 +* 行動:行動(action)是對行動者有意義的,而行為(behavior)是不需具備意義的。(p.15[e])
 +* 社會行動:有他人存在,以他人為基礎的行動。(p.12-13)
 +* 行為個體考慮到他人行為,將自己的行為指向他人的行為 
 +
 +
 +===社會行動的類型
 +in [[:study:Weber, M. (1993).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p.49-52)
 +
 +* 目的理性式(zweckrational, end-rational): <html><a name="目的理性"/></a></html>「透過對周圍環境和他人之客體行為的期待所決定的行動,這種期待被當作達到行動者本人所纗求的和經過理性計算的目的(end, goal, purpose)之"條件"或"手段(mean)"。」
 +* 價值理性式(wertrational, value-rational): <html><a name="價值理性"/></a></html>「透過有意識地堅信某些特定價值,無關於能否成功,純由其信仰所決定的行動。」
 +* 情感式(affektuell, affective),情緒式(emotional): <html><a name="情感"/></a></html>「透過當下的情感和感覺狀態所決定的行動。」
 +* 傳統式(traditional): <html><a name="傳統"/></a></html>「透過根深蒂固的習慣所決定的行動。」
 +
 +=== 理解社會行動意義的方法
 +
 +
 +Weber 區分觀察瞭解與動機瞭解:in [[:study:Schutz_a._1991_._the_phenomenology_of_the_social_world]],(p.21-22)
 +* 觀察瞭解:對既有行為之主觀意義(subjective meaning)的直接觀察瞭解。
 +* 動機瞭解:根據動機,即,瞭解促使他在此時此情境作這樣行為的因素。……是透過置行為於一個可理解的與較完整的意義脈絡內而形成(的瞭解)。……特定行為被至於一種可瞭解的動機序列(sequence of motivation)裡,這種瞭解可以視為一種對行為實際過程的說明(explanation)。對重視行動主觀意義的科學而言,說明需要在可詮釋的,以及可瞭解的行動實際過程,掌握住一種意義[情]結(complex of meaning)。
 +
 +
 +----
 +
 +* 葉啟政特別強調韋伯並非從 empathy 瞭解主觀意義,而是重建其動因:in [[:study:葉啟政. (2000).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p.203-208
 +** 「不在於企圖如實擬情(empathy)的方式來重建行動者的私人動機」而是「透過行動發生的時空情境特質,來掌握行意向背後所可能具有的共同、分享的文化象徵性的意涵。」
 +** 動因:特定時空範疇內所制約、定義的意義結構。即行動之文化意義的歷史性動力。
 +** 時代精神(the spirit of age)
 +*** 韋伯,透過理想類型(ideal type)方法論,進行對文化意義的探索,以掌握宇宙人生觀(Weltanschuauung),即曼罕(Mannheim)所說的時代精神(the spirit of age)
 +*** 源自__特定時空__格局中具有__優勢主導性__的主流__文化氣氛__能量。
 +*** 依賴感受靈敏的人,反思出具代表性的概念範疇;而此意義概念往往是不被察知的。
 +
 +===理想類型===
 +in [[:study:葉啟政. (2000).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p.203-208
 +* 理想類型([[:ideal type]])建構的方法論
 +** 是一種藝術性的選擇功夫
 +** 需要有充分的經驗事實以證成其存在
 +** 是對啟發性洞見的追求,而非對實在的追求
 +
 +
 +==方法論==
 +=== sociology methodology===
 +* Weber, M.(1991)。社會科學方法論(黃振華、張與健譯)。台北:時報。
 +
 +
 +==References==
 +====原典====
 +* [[:study:Weber, M. (1993).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Weber, M.(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顧忠華譯)]]。台北:遠流。
 +* [[:study:Weber, M. (2007).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Weber, M.(2007)。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Gesammelte aufsa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康樂、簡惠美譯)。台北:遠流。
 +* [[:study:Weber, M. (1991). 社會科學方法論|Weber, M.(1991)。社會科學方法論(黃振華、張與健譯)]]。台北:時報。
 +
 +====二手解析====
 +* [[:study:顧忠華. (1994). 韋伯學說新探|顧忠華(1994)。韋伯學說新探(2版)]]。台北:唐山。
 +* 顧忠華(1993)。導言:韋伯的社會行動理論。在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頁1-16)。台北:遠流。
 +
 +
 +====批判性解析====
 +* [[:study:Schutz, A. (1991).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Schutz, A.(1991)。社會世界的現象學(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盧嵐蘭譯)]]。台北:桂冠。
 +* [[:study:葉啟政. (2000).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 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
 +
 +
 +
 +==Metadata/Backlinks
 +
 +{{backlinks>.}}
 +{{tag>Sociolog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