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Conceptual framework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 Pettigrew, et.al. (2001)

Citation - Pettigrew, K. E., Fidel, R., &Bruce, H. (2001). Conceptual framework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IST), 35, 43-78.

Keywords - information behavior

Introduction

  • 本文追蹤 Dervin 與 Nilan 於 1986年提出資訊行為研究的使用者典範之後,後續的研究概念發展概況。
    • Dervin 與 Nilan 於 1986 的 ARIST 回顧 1978年以前的資訊行為研究文獻,希望相關研究能由社會科學借用理論,以發展理論或概念架構,以檢驗基本假定與定義,並改善理論的預測價值。
    • Dervin 與 Nilan 觀察到資訊行為研究的典範,由「系統/資源」取向,轉移到另一個替代性典範。此替代性典範強調有建構力的、主動的使用者,主觀資訊,情境性,經驗的整體觀點,內在認知,系統化個體性,與三種質性研究方向的範例:Taylor 的使用者價值或加值取向,Dervin 的意義建構(Sense-Making)取向,與 Belkin 的資訊異常態(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ASK)。
    • Hewins 於 1990 年的ARIST中,認為使用者中心的資訊行為研究已經成為研究的主流,並進一步開始關注資訊系統的設計與管理。她也論及以認知取向解釋資訊行為問題的流行。
    • 此文進一步追蹤後續發展。
    • 研討會與期刊的發展
    • 對 Information Behavior 名稱的辯論:Wilson、listserv JESSE

Where's the theory

  • 從文獻的書目計量研究看資訊科學與資訊行為的理論性研究的比例與成長。略

Cognitive approaches / 認知取向

  • 在1986年,Dervin 與 Nilan 文中就鼓吹發展認知取向或是認知行為的資訊需求與使用研究。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就有許多研究者自認以認知觀點進行研究,並提供資訊科學學科新的理論與概念發展焦點。
  • Belkin 認為,儘管許多人對於認知觀點的定義並不完全一致,但是核心意義是大體是相同的。這種觀點的要素,與對資訊研究的重要性是:「關於人類(或資訊處理機制)在接受/感知或生產時,如何運作(或互動)知識、信念、等等。」/ (…explicitly considers that the states of knowledge, beliefs and so on of human beings (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s) mediate (or interact with) that which they receive/perceive or produce.)
  • 本文為資訊行為研究的認知觀點作一定義:「一種研究取向與一組為了瞭解個體屬性之資訊行為的構念集合。此觀點關注於認知與情感的資訊行為動機,不論是情境的或是與情境無關的。即,此觀點不討論資訊行為的情境,也與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ve)研究不同。
  • 認知觀點的中心是認知科學的知識架構概念。
    • 知識架構是組成個人世界模型的概念關係集合。個人世界模型被認為能運作個人的資訊行為。每個人都要應用知識架構,然後才能感知、理解、調適修正、或轉換資訊。
    • 認知觀點的資訊行為研究承認此一論點:「任何資訊程序–不論是知覺的(e.g. 感知一個物體),或是象徵的(e.g. 理解一段文句)– 都是由資訊處理器的分類或概念系統所運作,構成他自己世界的表徵或是模型。」(De May, p.4)
    • 因此,關於個人如何應用他自我世界的觀點或模型,處理資訊的需求、搜尋、給出、與使用的研究,趨向應用認知觀點進行資訊行為研究。

Taylor

  • Taylor(1968) 的貢獻,改變我們對資訊行為(資訊需求)引發機制的理解:從資訊使用者所表明並由資訊機制有系統地解釋的抽象概念,到使用者內在本質的且不確定的世界模型。
  • 因為 Taylor 的模型是關於「使用者不完整的世界圖像」並傾向使用者「認知一致性或平衡」的部分,因此被認為是認知取向的;儘管並不是很明顯。因此從認知觀點出發的研究者會引用Taylor的研究。
  • 在資訊行為研究中,認知觀點立基於個人,立基於每個個人思考與行為對資訊需求的反應。

日益增多的認知資訊行為研究

  • 1980年代後期,許多資訊研究專注於個人使用者,認知,以其與資訊程序相連的行為者。此一認知觀點的理論架構,廣被接受與應用。Belkin 的證言,並認為有助於整合資訊科學研究領域。Belkin 是有先見之明,1990年代,認知觀點的資訊行為研究在資訊科學研究者間受到日益增加的注視,許多研究以認知觀點的方向與理論架構進行。

Ellis

  • 認知取向的資訊行為研究也應用到資訊搜尋系統的發展之中。
  • Ellis在1980年代後期的研究,檢驗在英國University of Sheffield中社會科學家的資訊尋求行為,發現可以作為系統設計與評估的六項特點。此六項為:起始(starting)、串連(chining)、瀏覽(browsing)、區分(differentiating)、監視(monitoring)、擷取(extracting)、( Ellis研究歸納出八個部分,另兩個為:查核verifying、結束 ending )。
  • Ellis 的認知觀點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強化了其個人方式,這些特點可以在任何個人的搜尋行為中發現。
  • 後續相關研究:
    • Ellis 的模型以對文獻尋求的觀察為基礎,1990年代後期以後進入了網路搜尋的年代。Choo 等人的研究延續並進一步闡述Ellis的模型,每個網路尋求的特點都與 Aguilar 所稱的scanning mode 或 動機有關。Choo 等人的研究發現並歸類出61種資訊尋求情節,

Kahlthau

  • 1990年初期,Kahlthau 整合 George Kelly的個人建構理論,Taylor 的資訊需求,Belkin 的ASK 假說,建立一資訊尋求程序的模型。此模型涵蓋三種活動的領域:物質的、情感的、認知的。
  • Kahlthau 發現資訊尋求程序有六個階段:起始(Initiation)、選擇(Selection)、探索(Exploration)、成形(Formulation)、蒐集(Collection)及呈現(Presentation)。
  • Kahlthau 模型對資訊行為研究認知取向的重要性,是 能解釋個人在搜尋程序階段中,與情境無關的的各種屬性。
  • 後續相關研究:
    • 根據Kahlthau 對不確定性的研究,Yoon & Nilan: 提出由 Dervin 意義建構發展而來的認知語言學架構。
    • Vakkari 根據研究生撰寫碩士論文的行為,檢驗並進一步發展 Kahlthau 模型。

Brown

  • 以組織架構與行為架構建構模型,發現資訊尋求行為文獻中的三個面向:條件(condition)、情境(context)、程序(process)。其模型試圖呈現這三個面向的互動。
    • 其資訊行為的條件是揭露(exposure)與區辨(discrimination)。
    • 其資訊行為情境關心的是個人的精神、情感、認知需求。
    • 其資訊尋求程序的起點是由前感知中浮現的認知型態,然後評估需求,如果此需求無法被滿足,再作出如何(how)尋求與在哪裡(where)尋求的決策判斷。
  • Brown 也評估了個人面臨的限制,如組織結構、物質環境、組織功能、人格、imposed search strategies.
  • Brown 的模型符合認知取向,因為:個人資訊行為、處理認知與情感屬性。
  • Brown 認為人的尋求行為會隨人的年齡增長而改變,因此尋求行為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學習歷程或是發展歷程,如同 Bruce 研究中所提及的。
    • Bruce

Yerbury & Parker

Cole

Vakkari

Erdelez

Social approaches

  • 資訊行為研究的社會情境取向,是從1990年代初期慢慢興起,並變得越來越重要。
  • 因為研究主要在探討資訊行為與社會、社會文化、社會語言學方面相關聯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傾向使用自然探究取向的研究架構。
  • 行為學者的研究架構,是將情境客觀化並排除在研究主體之外;社會學者的研究架構認為情境是詮釋性的與歷史性的,並且具有意義。

Chatman

theory of information poverty / 資訊貧乏理論

theory of life in the round / 例行生活

theory of normative behavior / 規範行為

Tuominen & Savolainen

Pettigrew

Multifaceted approaches

  • 由於了解到人類資訊行為的複雜性,越來越多研究者認為需要以多元觀點進行研究,而非只考慮認知的與社會的一種觀點。
  • Allen 認為有四種研究資訊行為的模型:認知、社會、社會認知、組織。以問題解決的理性主義模式,他認為每一種模型都針對問題解決階段的某一特定情境與某一類型需求,無法涵蓋所有情境。因此,他認為需要有一種新的模型能夠涵蓋這四種模型。

Rosenbaum

  • 當研究者發現既有模型的限制,並且發現某些元素可以指出這些限制,研究者便會修改既有模型。並且在實證測試中,修改過的模型得到改善並更有效度。
  • Rosenbaum 發現 Taylor加值模型的解釋力有局限,因為其模型並未紮根於社會行動。為了研究組織中的資訊行為,Rosenbaum 整合 Giddens 的社會結構理論,創出“結構性形成 加值”研究取向。

Johnson

  • Johnson 等人,發展一解釋資訊尋求行為的因果模型。模型中有一組「前件」因素,如人口變項、經驗、信念,提供個人進行資訊尋求行為的動力。而這些尋求行動,也會被資訊運送因素(information carrier factor)所影響,決定從哪個來源尋求資訊;這些因素包括來源的可信度(credibility)與意圖(intention)。
    • 在後續的測試中,Johnson 為其Comprehensive Model of Information Seeking(CMIS) 的因素增加了許多變項。

Bystrom & Jarvelm

  • 另一個因果模型
  • 職務上任務的複雜性,影響資訊尋求與使用。隨著任務複雜性的增加,導致資訊需求複雜性的增加,對領域資訊與問題解決資訊需求的增加,一般目的來源的使用增加;而減低資訊尋求的成功率,減低內部管道的使用率,增加資訊來源的數量。
  • 此研究,由組織心理與專家系統研究背景而來。
  • 定義三種資訊:問題資訊、領域資訊、解決問題資訊

Sonnenwald

  • 也整合其他學科的理論架構。建立她的資訊視野(Information horizon)理論
  • 參考了許多資訊行為理論:BelkinDervinIngwersonKuhlthauWilson。以及社會網路理論、傳播、社會學、心理學理論。
  • 其架構,基於五項命題,專注於能建立不同資訊來源的資訊視野的脈絡(context)與情境(situation)
  • Sonnenwald 而言,資訊行為是一種個人與資訊資源之間的協同歷程。此資訊資源的社會關係圖像(sociogram)可解釋個人如何從事資訊探索、尋求、過濾、使用、與傳播。

Leckie et al.

  • 歸納既有的研究模型與架構,以找出一般性的構念與樣板。
  • 其模型基於假定:研究專業人員的資訊尋求行為,應該了解更廣的工作脈絡,更深入檢視個人工作內容,涵蓋專業者擁有的所有角色,並且保留些許彈性以允許資訊尋求行為中的複雜與不可預期性。
  • 此模型有六個元件:工作角色、任務、資訊需求特徵、資訊的覺察、資訊來源、產出。

Cognitive Work Analysis

  • 認知工作分析是由Rasmussen, J.等人所發展出的工作中心概念架構。
  • 幫助資訊系統設計者分析與了解互動複雜性的一般性方法。
  • 其理論來源是調適工作理論、Gibson的生態心理學、與許多工作系統的實地研究。
  • 與認知系統工程相同,其假定是基於,動態環境下的工作系統設計應當分析其形成行為的因素,而非描述其程序。
  • 此研究取向假定資訊互動由以下面向所決定:
    1. 工作操作的環境
    2. 工作領域
    3. 分工與社會組織
    4. 工作領域下的任務
    5. 任務所需的決策
    6. 任務所用的心智策略
    7. 使用者特徵,資源,與價值
  • CWA 由四個抽象層次檢視這些面向(CWA中有五個,差別再工作程序一項可區分為二):目的與限制、優先性、工作程序、物質資源。因此CWA 提供了一資訊行為與脈絡的深度分析架構。
  • 此架構也能用來評估資訊系統與服務。
  • 應用CWA 進行的資訊行為研究:
  • 大部分的資訊行為概念架構與模型,無法直接作為系統設計的建議與規格。
    • 如果認為資訊系統與服務應當被設計用來協助人類資訊行為,並且系統設計應當基於對人類資訊行為的了解,那麼區分「人類資訊行為」與「系統資訊行為」便沒有太多的用途。
    • CWA 特殊的長處之一,就是能將系統設計與評估與資訊行為研究直接連結起來。

HCI

Dervin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