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 Morley(1992) **Citation** - [[:people:David Morley|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Psychology Press. **Keyword** - == 目錄 * 導論 * 理論架構 ** 批判電視觀眾研究史 ** 心理分析理論:文本、讀者與主體 * 階級、意識形態與詮釋 ** 詮釋電視:全國觀眾的閱聽人 ** 全國觀眾的觀眾:一個批判性的弁文 * 性別、家庭娛樂與收視行為 ** 研究發展:由解碼而至觀看脈絡 ** 家庭收視行為的性別架構 ** 起自家庭電視,走向媒介消費的社會學 * 方法學議題 ** 力求以方誌學取向,研究電視觀眾 * 電視、科技與消費 ** 家庭內的傳播:科技與意義 ** 電視消費是一種商品關係 ** 私人世界與性別化科技 * 公與私之間 ** 建構日常生活:政治傳播與家庭媒介 ** 全球共本土與客廳 ==批判電視觀眾研究史 * 法蘭克福學派: ** 背景: 30年代德國社會崩解,而為法西斯浪潮襲捲。部分原因是「傳統連結與結構的鬆盤,致使人們變作宛如原子一般,曝露在外來勢力的影響之下,尤其更是容易受制於權威領導分子在大眾宣傳手法之壓力,其中最有效的工具是大眾媒介。」(p.75) ** > 強調「大眾文化(mass culture)」的保守與和稀泥的角色,影響之下,聽閱人也同樣是保守而和稀泥。 ** > 背後的假設,是媒介的「皮下注射」模式(hypodermic model) * 不論樂觀或悲觀的典範,都認定:有權者(領導階層或傳播者)與無權者(一般人、閱聽人)。不同研究取向: ** 針對訊息(內容分析或閱聽人效果):行為/認知-效果取向 ** 針對閱聽人(社會特徵、需求與滿足):結構-功能主義取向 > 追隨第一個策略(訊息/效果)的研究,直到晚近主要是行為主義者的天下:閱聽人的行為,以何等方式,反映了訊息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影響印痕。如果認知因素引進了研究設計,那麼他也只是修正了,而不是取代了行為取向的探討:只有在心裡發生了變化,並且隨後又產生了行為的變化,我們才可以說訊息產生了效果。第二個類型的研究(從閱聽人出發),大致採取的是結構-功能主義的取向,研究焦點是不同閱聽人的社會特徵,認定這些特徵反映了閱聽人對他們所接受訊息的「開放」程度。此時,如果認知因素引了進來,則同樣地,研究者指示修正了,而不是取代了這種功能視野:閱聽人反應之形成差異,原因是個別閱聽人的需要與「使用」並不相同。(p.77-78) * 美國,實證的傳播研究 ** [[:people:Robert K. Merton]](1946)的大眾說服(mass persuasion)研究。影響者(influentials)、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s) ** Katz & Lazarsfeld, 二級傳播模式、意見領袖、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 ** J Klapper (1960): 有限效果論。選擇性接收、選擇性解讀、選擇性記憶。 * 功能主義的反撲 ** 社會功能: 媒介在社會體系中的功能 ** 個人功能: 媒介在個人使用的「需求、動機與滿足」上,所扮演的功能與效果 ** 負功能: 社會心理學的實驗研究,某些內容情節對某些人有不良影響。如: 電視暴力鏡頭 * 詮釋性典範: 強調語言、符號、日常傳播過程、行動的詮釋、在互動過程中領悟(make sense)的重要性 * 李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中心(Centre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t Leicester University), Halloran, P. Elliott * 批評使用與滿足取向的研究 * 當前主流研究:對法蘭克福學派「悲觀之大眾社會理論」的反動 == Note == Metadata/Backlinks {{backlinks>.}} {{tag>}} **file link** - [[google.s>morley d. 1992 .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Google Schloar]], [[xxcfile>morley d. 1992 .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X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