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 Hollis (2002)== **Citation** - Hollis, M. (2002).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2 ed.): Cambridge. **Translated** - Hollis, M.(2007)。社會科學哲學 (彭孟堯 譯)。 台北: 學富。 **Keyword** - [[:sociology]], [[:science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 ^ 解釋 ^ 理解 ^ | 整體論| 系統 | 遊戲 | | 個體論| 行為人 | 行動者 | * 解釋與理解 ** __解釋:自然主義式的社會科學__ *** [**本體論**]: 社會現象背後,存在著__法則__或__基礎__。\\ 例:馬克思以物質與生產關係作為社會的基礎:「『社會真正的基底』的形成先於法律、政治、宗教、美學及哲學結構-- 也就是人能意識到基底各種意識型態的型式衝突。以上這些隱藏在後的要素和關係被視為是社會的真實實在。它們才是社會世界(相對於自然世界)實際存在的事物。它們決定了行動者的意識及其行動。這些要素和關係屬於一個可以被科學探索的獨立領域,在經驗意識之外、也先於人對於它的信念。這種將社會世界納入自然世界次序內的理論我們稱之為「自然主義式的本體論」」 ([p.11]) *** [**方法論**]: 以自然科學為範本,根據客觀科學的方法,鑑別__因果__與__因果關係__,以解釋社會現象。 *** [**認識論**]: 問題在於,人類如何能夠跳脫控制個體的意識形態,而認識真實的社會結構?回答(1)傳統認識論由定義真實的知識開始,找到一組無法被懷疑且確證為真的事實,好比經驗可以觀察到的事實,然後在此基礎上建構知識(但這種方法仍受到當代認識論者批評不適用於對隱藏結構的認識上)([p.11-2]); ** 理解([p.21-6]):詮釋與意義的社會科學 * 個體論與整體論 ** 整體論: *** 將「行動」視為「結構」下的運動,也就是進行「由上而下」的分析。([p.7]) *** [[:people:Karl Marx|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 \\ 「在人類生活作為社會產物這一方面每個人都參與了不可或缺、卻又獨立於個人的確定關係,也就是相應於當時物質生產力的發展階段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合構成了社會的經濟結構。在社會真正的基底,向上建立了法律與政治的上層結構,上層結構則橫向對應了特定形式的社會意識。整體而言,物質生活的生產模式決定了社會、政治、知識生活的歷程。人的存有並不是決定於個人的意識;相反地,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了人的意識。」([p.7]) *** [方法論]: 「以支配社會世界中一切事物(包括社會制度)的運作要素來解釋社會、個體以及個體與個體尖的互動。」([p.157]) ** 個體論: *** 將個體行動視為要素,而社會結構是個體行動的產物。是「由下而上」的分析。([p.7]) *** 彌爾 *** 「埃斯特: [本體論]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個體的行動。[方法論]要說明社會制度和社會轉變就是要說明它們是如何從個體的行動以及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中產生的。」([p.157]) == 行動與結構 == == 理性邏輯 == == 經驗歸納 == == 蜜蜂:第三條路 == 培根,警語: > 那些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不是理性主義者就是經驗主義者,以實驗數據來探求真理的經驗主義者就像螞蟻一樣,收集使用所找到的一切;以公理教條推演來發現真理的理性主義者就像蜘蛛一樣,用自己吐出的絲結蜘蛛網。蜜蜂則在兩者之間,蜜蜂在花園和原野穿梭採集花蜜,這部分工作和螞蟻一樣,但是蜜蜂會將採集到的花蜜消化轉換成蜂蜜。這不就是哲學在作的事嗎?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並不只依賴心靈的推理能力,但也不只是將從自然歷史和科學實驗所得到的一切堆放在記憶裡,而是讓它經過思考理解後轉換。因此,更緊密和純粹地結合經驗和理性(從未被採用過),或許能期待更多。 * 認為[[:people:Francis Bacon]]試圖「從感官經驗觀察歸納得到的公理,以及從理性直覺演繹推論出的公理作結合」 * 介紹何謂「知識基礎論」,以及介紹「詮釋」對知識基礎論所發現的所謂的「事實」所構成的挑戰; * 透過[[:people:Karl Popper]],說明如何解決「發現真理」與「檢驗真理」的問題; * 介紹奎因([[:people:Quine]])的實用主義,他認為科學是一張由信念所構成的網; * [[:people:Thomas Kuhn]]的典範,揭櫫科學信念的局限性。 === 知識基礎論 === * 知識基礎論認為:經驗知識需要有先驗知識為基礎 \\ 「基礎論主要的想法是,除非人類能不透過推論證明和經驗證據就擁有知識,不然邏輯推論和經驗觀察也無法帶給我們知識。與這相關的想法是,如果沒有所謂的確定,也就沒有什麼是可能的。(p.97)」 ** 支持者: 笛卡兒沉思錄 ** 限制: 所有基礎論的系統最終都必須預設有基礎「公設」和理論建構方法的是「自明」的基礎命題。 * 培根: 轉化(詮釋): 知覺經驗是否全然客觀? ** 經驗不只是客觀的知覺感官活動,還包含了概念判斷。「概念並不是純粹的感官經驗,它來自於人類的心智活動,它也決定了我們看世界的角度(p.104)」 === Popper: 科學即臆測與拒斥 === [[:people:Karl Popper|Popper]]的主張 #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共同遵守的科學性原則**: \\ > 在另一本書 〈歷史主義的貧困》中,波柏攻擊馬克思和黑格爾的歷史論,後面兩人認為除了自然法則之外還有歷史法則。相對於自然世界, 人類社會以及社會科學的特殊之處在於人類歷史的辯證過程。波柏高舉自然主義的旗幟,主強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一種的, 研究大自然的科學方法同樣適用於研究人類的社會活動。這套方法就是波柏的「臆測與拒斥」。它不但是科學哲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主張, 它也衝擊了那些不使用這套方法切入社會的社會科學家。 (p.104-58) # **反對以「客觀經驗」作為科學性與否的判準**,並批評偽科學\\ 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佛洛伊德的心理學、阿德勒的心理學。 # 「**判別理論科學地位的標準在理論的可否證性、可駁斥性、或者可測試性**」\\ 「真正的科學理論都有被推翻的風險,偽科學和形上學則不會。相對應來說,這就是批判思考與教條式思考的差異,開放社會與封閉社會的不同。批判思考接受經驗證據的反例,教條式思考不考慮任何反例。」(p.106) # **反對休謨的被動性認識論**\\ 休謨與十八世紀對人類如何擁有概念以及如何學習想法,認為:「知覺印象和單一的經驗激發了人類的觀念。單一知覺經驗的重複出現引發了概念的產生,兩個先後不同知覺經驗的重複出現(因果關係)則導致觀念的結合, 因此,觀念的結合最終形成一個反映我們所經驗到的世界的概念結構,也正是因為這個概念結構,人類期待下一次能知覺到同樣規律。從單一知覺經驗的重複出現到概念的形成,最重要的關係就是「相似性」我們可以籍由「紅色」這個概念來認知兩塊顏色相近的紅布。直此,人類知識是建立在自然規律所激發的概念架構上。 」(p.107) # **反對經驗實徵科學**\\ 反對歸納邏輯(由多次經驗觀察結果)所進行推論的在科學研究上的有效性\\ 「科學並沒有辦法提供不可能為錯的確定真理,人類追尋真理的路也沒有盡頭。檢證真理的目的並不在消除所有為假的假設。每當有一個假說沒有被否證站刪除時,同時就有許多與它相衝突的假說也存活下來。邏輯只告訴我們哪些理論是錯誤的,雖然科學是在淘汰被否證的理論,留下那些通過測驗的,但留下到的理論並不是獨斷的,仍是必須要接受挑戰與討論,並加改進。」(p.110)\\ Popper: 「客觀科學的經驗基礎已不再是絕對的。科學並不是奠基在堅實穩固的基礎上。科學理論的形成就像一棟以木樁架構在沼澤上的建築。雖然木樁由上而下深入沼澤,但卻碰觸不到任何堅固的基底。我們停住不將木樁往下紮,並不是因為探到了穩固的地基,這完全只是我們對木樁支撐建築物的強度已感到滿意,至少就目前為止而言。」(p.110-1) 對Popper的批評 # 否證邏輯跟歸納邏輯一樣不可信,因為沒有理由偏好為被否證的理論 # 評斷是否可以否證另一個理論也是一種詮釋,仍有爭議空間 === Quine: 科學即信念之網 === * 實用主義認識論 ** 對實用主義來說,沒有基礎論所謂的基礎命題;在知覺經驗的導引之下,一切概念和信念都是可以被修改的。(p.[112]) # [[:people:willard_van_orman_quine|Quine]]: 對邏輯實證認識論的批判:「經驗主義的兩個教條」: ## 教條一: 區別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 ## 教條二: 主張有純粹的知覺經驗,對基本觀察事實不涉及理論詮釋 * 李普塞的實用主義主張 * [[:people:Milton Friedman|傅利曼]]的實證經濟學的實用主義面向: \\傅利曼將理論選擇付託在抽象的原則上(理論的理想型); 他認為我們應該在眾多符合事實的理論中挑選最「簡約、清楚和精確」的一個。理論不再只是個記鋒裝置或文件歸檔系統,理論已經成為我們挑選資料的依據 === Kuhn 典範轉移=== * [[:people:Thomas Kuhn|Kuhn]] 的典範轉移, 相對主義學派, 強綱領([[:strong programme]]) * Popper 學派(客觀科學)對 Kuhn 學派(相對主義) * 費耶阿本德([[:people:Feyerabend|Paul Karl Feyerabend]]) 反方法: 「每一個方法學都有它的侷限,唯一存活下來的『規則』就是『什麼都可能發生』。」 ==系統與功能:由上而下的解釋== * **何謂功能性解釋**:透過蟻丘的例子說明[[:蟻丘的功能性解釋]] * **社會事實即事物**:以[[:people:emile_durkheim|涂爾幹]]為例,說明如何應用由__上而下的功能性解釋__來研究社會現象: ** 在〈社會科學方法之規則〉中,涂爾幹聲稱「最重要和最基礎的規則是:將社會事實本身視為存在的事物」。社會現象就像是外在世界的事物,它並不是呈現在社會行動者心靈中的心靈表徵(一個外人無法直接進入的內在物)。甚至,「會使我們有毫無章法強烈感受的」社會現象,都同樣適用這條規則。這不僅是因為通常到了最後,我們會發現「當初表面上看似雜亂無序的社會事實,在深入觀察後,便會展現出客觀性所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和規律」。除此之外,我們事先更不應該假設有自主性的個體行為」。(p.[143]) * **系統與結構**:[[:people:emile_durkheim|涂爾幹]]在認識論上,如何由資料轉換為理論概念(即,不可被人類感官所直接觀察的系統與結構) * **整體論與個體論**: ** 社會現象的「整體」與「個體」,並沒有明確的判定標準。以[[:diary:投影法與分析層次|國際關係研究中的分析單位為例]]。 ** 方法論的對立:「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 ==理性行為人的賽局:由下往上的解釋== * 定義 ** 理性抉擇經濟學理論視人類為理性的、自我利益導向的個體,每一個人都專注在最大化自我的利益。([p.166]) ** 賽局理論便是建立在理性選擇的理論基礎上,接續分析個體之間的互動模式。([p.166]) * 理性行為人 ** 定義: 艾奇沃思: 「經濟學的首要原則是每一個行為人都是被自我利益所驅使。」(新古典經濟學派)([p.166]) ** 理性抉擇: 例: 荒島上的魯賓遜 ** 自我利益: 每個人的所作所為都在最大化個人的期望值。「在這意義下,聖人和罪犯同樣自利,理性抉擇理論不做價值判斷,它並不會讓我們知道自己式好人還是壞人。」([p.169]) * 賽局理論: 分析理想狀態下的策略性理性抉擇 ** 對等賽局: 奈許均衡。 ** 囚犯兩難: ** 膽小鬼賽局: ** 兩性戰爭: * 社會契約 ** 對等賽局的觀點:理性個體認為合作是最佳策略(制度是一種在重複賽局中多種均衡下產生的慣例)。 ** 囚犯兩難賽局的觀點: [[:diary:2009-12-26-thomas_hobbes_的巨靈|霍布斯的巨靈論]] == Note == == Meta/Backlinks == {{backlinks>.}} {{tag>sociology, social_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