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 Belkin (2005) == **Citation** - [[:people:Belkin|Belkin, N. J.]] (2005). 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In K. E. Fisher, S. Erdelez & L. McKechnie (Eds.),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pp. 44-48): Information Today. **Keyword** - [[:information behavior]], [[: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知識異常態(ASK, 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的概念,是由 [[:people:Belkin]] (1977) 所提出。 在資訊科學的脈絡中,傳播系統是既是接收者驅使的(recipient-instigated),也是接收者控制的(recipient-controlled)。在由許多人所產生的文字世界中,當有人(接收者)鎖定一個或一些文字,溝通才會開始,也因此才能完整一個溝通系統,而在達成目的時結束。這稱為語言層次的溝通,在此,產生者製造出使用者閱讀的文字。在認知層次,文字被理解為,受到目的、價值、與內在信念結構的修改,所呈現產生者的知識的概念狀態。 Belkin 建議,應把這種基本結構視為資訊與文字的連結。他進一步論述,認為最好由認知層次理解啟動這種溝通系統的理由,即,在某些目的的前提下,接收者認知到其知識狀態正處於非常態(anomalous)中,並且接收者希望能解決這種異常。 關於「異常」(anomaly),Balkin 是指使用者對某個主題的知識狀態,在考慮完成其工作目標時,有些不充分(inadequate)。「異常」此一概念是用來彰顯這種不充分的狀態。這種不充分的狀態並不只是由於缺乏知識所導致的,也可能包含其他的因素,例如,在許多相關概念中的不確定性。 ASK 與 Taylor(1968)的「無意識需求(unconscious need)」, Wersig (1971)的「問題狀態(problematic situation)」, Dervin (1983)的「鴻溝(gaps)」等說法,有明顯關係。Belkin 的 ASK 假說與其他說法的不同,在於: # ASK 是普遍現象的明確地認知解釋。 # ASK 認為異常態可能有多種類型 # 在一實徵檢驗中,已經成功的測試過此概念操作化的結果(Belkin, 1977) # 在資訊檢索系統的設計與理解上已經有具體的提議與測試 ASK 假說後面的概念是認知觀點。 Fig. 2.1 呈現 ASK 的認知觀點。 根據 ASK 假說, Belkin (1980a)指出,資訊檢索系統不宜要求使用者明確化解決 ASK 所需的問題。 ASK 應該以考慮使用者有所不知的狀況,再呈現出適當的資訊。因此,傳統上,根據使用者檢索詞彙最佳匹配(best match)的檢索結果排序是不適當的;應該根據 ASK 的類型來排序。 Belkin (1980b)更進一步提出其對資訊檢索系統的建議。 結合 Belkin 與 Oddy (1977) 的非形式化查詢檢索系統,Belkin, Oddy, Brooks (1982) 提出 ASK-based 通用資訊檢索系統設計。 Belkin, Kwasnik (1986) 以此發展出根據結構性特徵進行分類(classify) ASK 的方法。根據不同的結構,建議不同的檢索技巧。 == Note == == Metadata == **file link** - # [[xxcfile>belkin n. j. 2005 . 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 [[google.s>"belkin n. j. 2005 . 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