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 / Alford (1998) **Citation** - [[:people:Robert R. Alford|Alford, R. R.]] (1998). 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 Alford, R. R.(2011)。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王志弘譯)。台北市:群學。 **Keyword** - [[:Sociology]] == CH.1 > 如何把你自己的歷史,轉化為研究問題的構思,正是學習探究技藝的過程。回答研究問題的技巧 -- 統計學、田野訪談、檔案檢閱 -- 應該源於研究問題,而不是反其道而行。(p.1) Alford 認為社會科學研究應該能調和實證論與後現代論兩種不同主義。 Alford 的思路是,由相對與建構論的認識論立場出發(依作者的行文是:後現代的立場),並假設有一真相,可透過實證客觀的測量工具與方法來概括、找出關聯、提出推論,已逼近真實。 > 我從後現代的立場出發:人類是兼具情感和智識的自我,不斷建構著我們周遭的世界。在這個複雜的自我建構過程裡,我們使用的範疇,受制於源自我們的社會成員資格和社會認同的立場。因此,這個世界是由語言於社會層次上建構的,而語言是由文化意義構成的,文化意義則協商自一群有特定認同的人,這群人的認同又由它們的歷史經驗和社會位置所塑造。知識具有歷史偶然性,而且受到人類興趣和社會價值的塑造,並非外在於我們,也非完全客觀永恆,不像極端的實證主義觀點所說的那樣。 (p.2) Alford 接手Mills 在《社會學的想像》書中對「大理論」與「有方法無理論」的批評與質疑,提出另一種調和「理論」與「實徵方法」的道路。 == CH.2 > 沒有任何作品會憑空出現;所有作品都是歷史產物,奠基於你所吸收的知識傳統,根著於你所學習的社會理論,立基於你為之而寫的讀者。但是,它也反映了一連串選擇,那幾乎都是在不確定狀況下的選擇,因為很顯然,你根本沒有足夠知識來做出正確選擇。建立一個理論,不只是認知過程,也是情感過程,牽涉一連串的信念跳躍,有些立足於堅實的證據,有些純屬臆測。你向書籍和論文、同僚和朋友,向你自己的內在想像資源,尋求支持與靈感。(p.21) ==== 研究的焦慮與恐慌 * 第一級恐慌:發現自己創作中的作品與不如他人的成品。正常的、必要的恐慌。 * 第二級恐慌:對自我能力的質疑。不具建設性的、需要被治療的恐慌。 > 一個新手拿他自己第一階段(決定研究問題)的混淆困惑、優柔寡斷,跟其他人在期刊或書籍裡的精緻產品比較時,第一級恐慌就可能產生。那份最終產品的作者,以某種方式成功掩藏了自己的恐慌,他們努力將自己的研究問題,發展成具有理論含義且具有證據支持的論點。(p.23) ==== 難題(Problem): * 研究計畫起源於一個難題(problem)。 * 難題來自於三者的結合:個人體驗;學科理論、方法與工具;社會與歷史難題。 * 難題不等於研究問題。 ** > 一個研究問題實際上是一個以問號為終點的句子,每個字都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導向兩個方向 -- 正當化該問題的理論架構,以及回答該問題的經驗證據。研究問題所關注的是架構難題的方式,目的是讓研究過程展開或持續,因為研究問題通常會在計畫歷程中改變。 * Action agenda 行動綱領: 若是原本的難題是為了做一些事情或改變一些現況,或是藉由研究達成其他目標,就有行動綱領。雖然不做研究也可以行動,但研究後的行動比較有可能達到預期結果。 ====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有兩種: * 經驗的問題:(資料驅動的): 可以用某種證據或資料來回答的問題。 * 理論的問題:(概念驅動的): 源自於某個領域尚未解決的一般性概念議題。 Alford 示範如何由一個社會環境的難題(性別不平等)發起一個行動議題(action agenda),然後以經驗問題或理論問題的形式描繪。(p.26-27) 形成研究問題的反覆過程: > 決定問題,是個滾動(或「反覆」或「遞歸」)的過程,包括提出一系列問題,拋棄一些,重新構思其他的,然後思考它們的理論含義(假設你的切入點是經驗性的)。同樣的,如果你的切入點是理論性的,你必須思考它們的經驗含義。界定研究問題的過程不會隨著假設的提出而結束,像科學方法的傳統形象那樣。相反的,再說一次,這個過程必須是滾動的 -- 你學到越多,課題就會轉變,重新定義,有時是更聚焦,有時變得更一般。研究問題總是不斷逼近,隨著你對於要分析的現象學到更多而逼近。而且,在理論軌道和經驗軌道之間,總會有差距(或滑移) -- 證據永遠不會密切吻合理論宣稱;概念永遠無法牢牢掌握經驗現象的複雜性。(p.27) ==== 往返理論(概念)與經驗(資料) * 證據與理論含義在探究初期往往無法界定得很清楚 * 不區分理論與證據,會導致混淆和癱瘓。 * 解釋和描述不一樣。理論問題要求的是解釋為什麼,經驗問題要求的是描述關連與模式。經驗的關聯與理論問題的回答,就成了證據。(p.29) == CH.3 三種探究典範(paradigms of inquiry): * 多變項典範 * 詮釋典範 * 歷史典範 多變項解釋不等於「因果」解釋 (p.33-4) == Note == Metadata/Backlinks {{backlinks>.}} {{tag>research_methodology social_science}} **file link** - [[google.s>alford r. r. 1998 . the craft of inquiry|Google Schloar]], [[xxcfile>alford r. r. 1998 . the craft of inquiry|X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