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las Luhmann== ===系統論== * 對[[:people:Talcott Parsons|Parsons]]的修正 (in [[:study: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帕深思與盧曼思想之評介比較]]. 人文社會學報(4), 131-155) ** Luhmann 在 Parsons 的基礎上修正,「再融合溝通理論,而發展出聖具啟發性的新架構。」 ** 其「一般系統(general system)取向」,企圖建構出比Parsons更簡單、抽象的概念架構,來處理非常複雜的研究計畫,以作為各種社會現象的分析指引。(Luhmann, 1982:88) * Luhmann 的系統論 (in [[:study: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帕深思與盧曼思想之評介比較]]. 人文社會學報(4), 131-155) ** Luhmann 的系統論強調「系統/環境的相依關係,系統的結構與過程只有在環境相關連下才有可能,也只有考慮了這種關聯,才能予以理解。參造了環境,才能區分什麼事系統中的元素,什麼是元素之間的關係。」 ** 「系統面對環境的複雜狀態,最主要的必要功能就是複雜化簡(complexity reduction),而其機制主要為『自我選擇(汰選)(self-selection)』和『界線形成(boundary formation)』。」 ** 「各種行動彼此關聯而形成系統的機制,則是經由『象徵符碼(symbolic codes)進行的溝通。』 ===社會演化=== (in [[:study: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帕深思與盧曼思想之評介比較]]. 人文社會學報(4), 131-155) * 定義演化為:「演化機制之分化與合作所產生的結構性轉變」 * 認為演化包含了三種功能:變異(variation)、選擇(汰選, selection)、穩定化(stabilization)。 ** 變異: 溝通的過程能產生變異。因所有的象徵符碼都隱含了反面,允許了不同出路(理解與可能性)。若人們按照這些新出路而行,變異就產生了。 ** 汰選: 「某種新溝通形式會促進降低環境複雜性的能力,從而允許對環境有更具彈性的回應。亦即社些新溝通形式促進了生存與適應力(即溝通成功),所以被選擇與留下來」。如,貨幣作為一種的溝通媒介形式,促進了系統適應環境能力,所以被選擇而留存下來 ** 穩定化: 存在於「系統形成(system formation)」的過程中。通過汰選的溝通形式能有效的被再製,而形成有效的系統。 ===社會分化=== (in [[:study: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帕深思與盧曼思想之評介比較]]. 人文社會學報(4), 131-155) * 區分三種系統:互動系統、組織系統、社會系統。 ** 互動系統: 人與人面對面接觸情境所構成的系統。 ** 組織系統: 由非人的、抽象的成員規則所維繫的系統 ** 社會系統: 一切彼此可接近之工通行動的完全包容系統。 * 三種社會分化的形式:區隔化、階層化、功能分化 ** 區隔化(segmentation): 創造平等的次系統,每個次系統都有相似的功能。 ** 階層化(?): 每個次系統之間是不平等的。 ** 功能分化(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將溝通的過程依據社會層次上所要滿足的各種功能而組織起來。 ==References== * 王志弘(2003)。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帕深思與盧曼思想之評介比較。人文社會學報(4),131-155。 {{tag>sociology system}}